请输入关键字!
2024-11-16   星期六   农历十月十六   立冬 立冬
粤曲
项目序号:1132
项目编号:Ⅴ-108
公布时间:2011(第三批)
类别:曲艺
所属地区:广东省
类型:新增项目
申报地区或单位:广东省广州市
保护单位:广东音乐曲艺团有限公司
申报地区或单位:广东省广州市
  
  粤曲是流行于广东及广西的粤语方言区并流传到香港、澳门、东南亚和美洲的粤籍华侨聚居地,采用广州方言表演的曲艺品种。约形成于清代中叶。表演形式为一至二人站唱,另有多人分持高胡、扬琴、琵琶、横箫、长喉管、二弦、提琴(一种广东本地的民间乐器)、短喉管、月琴等专司伴奏。后来还出现过“说唱”、“弹唱”和“表演唱”等演出方式。唱腔音乐极为丰富,大致分为自成系统的7个类别:1.梆子;2.二簧;3.牌子曲;4.吸收龙舟、木鱼、南音、粤讴等的曲调;5.【送情郎】、【剪剪花】、【玉美人】等小曲;6.辛亥革命后新创编梆簧杂曲;7.填词演唱的广东民间器乐曲,即“广东音乐”,如【昭君怨】、【雨打芭蕉】、【双声恨】、【柳摇金】等。
  粤曲的演唱早期均依行当划分,有小生、花旦、武生等10大行当的唱法。辛亥革命后改假嗓为真嗓,改舞台官话(又叫“桂林官话”)为广州方言演唱,分为大喉(又称“霸腔”或“左撇”,属男角唱腔,腔调多用高音区)、平喉(男角唱腔,腔调多用中音区)、子喉(女角专用腔)三种唱法。早期节目大多来自粤剧脚本,代表性的号称“八大名曲”,即《百里奚会妻》、《辨才释妖》、《黛玉葬花》、《六郎罪子》、《弃楚归汉》、《鲁智深出家》、《附荐何文秀》和《雪中贤》。民国时期有影响的代表性节目,有《夜战马超》、《武松大闹狮子楼》、《岳武穆班师》和《风流梦》、《再折长亭柳》、《潇湘夜雨》等。20世纪后半期新编演的代表性节目,有所谓的“羊城新八景”即《双桥烟雨》、《罗岗香雪》、《鹅潭夜月》、《东湖春晓》、《珠海丹心》、《江陵旭日》、《白云松涛》、《越秀远眺》和《牛皋扯旨》、《周瑜写表》、《秦琼卖马》、《穆桂英挂帅》、《花木兰巡营》、《蔡文姬归汉》、《阮玲玉》、《广陵绝响》等。
  20世纪末期以来,粤曲的生存空间大为萎缩,艺人和观众都趋于老龄化,处于濒危状态,急需扶持和保护。